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通家山石乌龟的传说

2014/5/26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青岗镇,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不仅因清朝嘉庆五年二月间出了忠孝烈女陈满姑义举感动天地,而且有1937年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保我赤子”牌匾闻名遐迩,当今有著名作家吴因易作品陈列馆引人注目,尤其是还有许多民间传说故事令人荡气回肠,《通家山石乌龟的传说》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很久以前,青岗坝沈水河畔的东边有个青果场,青果场口的旁边有座古庙叫青果寺,青果寺后面有座大山,形状活灵活现酷似一只金螯,因而被人们取名叫金螯山。金螯山脚下有一石洞,洞中有一只金螯在里面修炼。在大禹治水时,又爬来一只乌龟,与金螯结伴共同修炼。金螯苦苦潜修,五尘不染,六欲不生。久而久之,乌龟却耐不住在洞中的寂寞,思凡心切,趁金螯辟谷修炼之机,偷跑出来,窥视红尘,寻找乐趣。常化妆成人出洞游玩,贪恋人世酒色,偷吃人间烟火。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乌龟悄悄躲开金螯,偷偷逃出洞外,闻着山顶飘来的桃子芳香,禁不起美味的诱惑,垂涎三尺,馋意顿生。遂变化成一个黝黑的胖和尚,上山去偷吃蜜桃。刚到山顶,就被玉蝉拦住。乌龟从嘴里喷出一颗黑色弹子欲致玉蝉于死地。玉蝉躲过了飞弹,拔下插在头发上的金簪反击。乌龟败得狼狈不堪,夹起尾巴,连滚带爬,落荒而逃。它溜回洞里边,但仍然不思悔改,继续鼓动金螯同去偷吃蜜桃。金螯听信了乌龟的花言巧语,庚即变化成一个红脸大汉,与乌龟一道直奔金螯山顶,忽然看见一紫衣少女与一白衣壮士正在摘桃。乌龟再进馋言,要金螯抢劫紫衣女郎做压寨夫人。金螯言听计从,阴阳怪气地咆哮着冲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玉蝉急忙躲闪开,拔下头上金针直刺金螯。金螯兽性大发,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露出了狰狞面目,张开血盆大口,猛吐一团烈火直扑玉蝉。玉蝉躲避不及,被金螯吐出的三种真火熔化成了灰。这时,一位头戴凤冠、身穿紫袍的散花仙女见状,怒火燃胸,急中生智,慌忙把手中的花蓝向金螯砸去,只见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直罩金螯。金螯拼命反击,再喷烈火把整座山变成了火海,眼看山林树木即将化为灰烬,这片桃林也要惨遭厄运。幸好这时花蓝放出的万道霞光照射下来,扑灭了烈火,将金螯化成了水。而乌龟虽然没被霞光射死,但也五百年道行尽失,后悔莫及,羞愧不已,成天缩头缩尾无颜面世,最后只好连滚带爬到青岗沈水河中藏身,最终变成了化石,这就是通家山镇寺瑰宝石乌龟的来龙去脉。原来前面提到的紫衣少女就是嫦娥装扮成的散花仙女,白衣壮士就是吴刚变化的玉蝉,他们是奉王母之命,前来沈水河畔摘桃,准备举办蟠桃宴会,谁知遇上了强盗,发生了这段故事。后来,散花仙女转化为陈满姑、玉蝉转化为白马,桃林转化为洋溪桃花山,月宫转化为射洪县城广寒宫,金螯转化为匪首王沫、乌龟转化为王沫手下的匪徒王义。峨眉山长老普静大法师云游至此,看见这里山青水秀,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就在金螯山脚下修建一座寺庙,取名青果寺,这一带遂取名叫青果乡。从此以后,沈水河两岸风调雨顺,四季如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里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青岗镇民众便将每年的正月十八、十九作为庙会佳期纪念陈满姑,沿袭已达200余年。通家山地界流传着的这些故事,极大地丰富了“通家山”文化的内涵,成为通家山女儿碑庙会川剧节目演出的主要内容。2007年通家山女儿碑庙会成功申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现已形成融旅游、宗教、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通家山风景旅游名胜区,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