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2014/5/19
加强社会救助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大邑县近两年来,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率先探索,先行先试,广泛开展救助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大邑县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社会救助中,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目前,县民政、卫生、计生、教育、房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建立了相应的救助运行机制,并积极开展社会救助管理和救助工作。当前,在全县实施的社会救助项目已涵盖:低保、特困、灾害、医疗、住房、就业、就学、法律援助和临时救助等9个方面。
去年,大邑县救助体系运行正常,低保救助工作规范,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性强的低保工作方法,基本做到了以条例执法、依制度行事,切实保障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截止去年年底,大邑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3402人,月发放低保金227.63万元;全县农村医疗救助累计救助17520人次,累计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435.99万元。救助站共接待近百人次的临时救助。
下一步,大邑县将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救助工作水平和救助质量,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来,扩大社会救助面,让更多有困难、该得到社会救助的群众及时得到社会救助。(李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