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罗汉:倡生态 促融合 惠民生 一样不落
2016/5/9

金罗汉生态陵园董事长(左二)向涪城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显根(右一)汇报惠民殡葬工作
金罗汉生态陵园是经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同意,经绵阳市涪城区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合法公益性公墓。公墓于2010年12月批准成立,原名为古井村罗汉山公墓,现更名为金罗汉生态陵园(以下简称金罗汉),于2013年10月全面动工兴建,园区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石塘镇古井村风景秀丽的罗汉山。日前,记者有幸采访了涪城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显根与金罗汉生态陵园董事长涂太华。
记者:目前打造的金罗汉生态陵园有什么由来,其背后有哪些故事呢?
王显根:早年,29基地、827基地分散布局于绵阳各市区。为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提升质效,2010年,金罗汉(原古井村罗汉山公墓)主动担负责任,临近所有大队拆迁墓地3000余座,挪出土地4000余亩,积极助推军民融合式发展,为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为修建火车货站,新皂镇又搬迁墓地1000余座。为集中安置拆迁墓地,建设规范、惠民、生态型公墓,在绵阳市委市政府、涪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与悉心指导下,涪城区民政局精心组织与实施,打造了这样一座集生态性、全监控、现代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公墓陵园。
记者:陵园目前建设状况如何?
王显根:事实上,金罗汉的交通是十分便捷的,距绵阳市二环路(古井村入口)只有3公里,又与872新基地毗邻,到绵阳市城区仅10公里左右。项目总投入资金是在3000万元左右,目前,已投入2000余万元,前期工程已投入运营。
记者:园内都提供有哪些服务?
涂太华:优质的服务得益于先进的管理理念。我们实行全监控、现代化管理,坚持以“惠民、生态、环保、低碳为主题”,以“以孝为先,以人为本,以诚至上,视天下父母为己”的管理理念服务于大众,积极配合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公墓四化建设的要求,将陵园打造成为文明、绿色、园林式的现代化祭祖陵园。除收费项目外,陵园可提供免费专车接送参观园区、骨灰免费存放、碑正面免费刻字、民俗地理咨询等多项免费服务。在清明期间,我们在市区东、西、南、北、中均开设定点扫墓班车专业保洁,专业绿化,保证园区环境不断提升,同时提供专职接待员一对一引领讲解,周到服务代客祭拜,代做法事,带献鲜花祭品等特殊服务。
记者:金罗汉的惠民与公益性体现在哪里?
王显根:多年来,涪城区实行惠民政策,打造惠民公墓,殡葬工作目前是居于绵阳前列的。《关于对全区特殊困难群体中死亡人员实施惠民殡葬服务的通知》(绵涪府办函【2012】95号)文件中指出,金罗汉生态陵园承诺对社会做出公益性事业,经涪城区政府和涪城区民政局同意,涪城区范围内军烈属、五保户、三无人员只需要到各乡镇、村、社区街道办事处开具证明、到涪城区民政局监章、就可到金罗汉生态陵园享受惠民政策,辖区困难群体可减免部分费用。
今年初,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金罗汉积极贯彻《指导意见》,推出公益性公墓,增强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金罗汉生态陵园积极倡导安全保障、遵纪守法,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引领作用,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在调研中也给予了高度肯定。 (本报记者 李彭川)
|